技术尖兵 青年楷模
——记公司第五届“十大杰出青年”唐启
四年,对于漫长人生来说,是一个短暂的片段;对于学子来说,也只是大学期间的学习阶段。而他,仅用了四年时间,就从一个普通的大学毕业生成长为一个大型项目的总工程师。他,就是我局第五届“十大杰出青年”获得者、局上海长江隧桥B5标项目部副经理唐启。
三大工程,一步一个脚印
对于唐启来说,他是幸运的。唐启1999年7月毕业于西安公路交通大学,当年8月份分配到中港K8凯发局四公司,刚参加工作就来到荆州长江大桥工地,参与了特大型桥梁的建造施工。在这里,他开始对特大型桥梁施工有了最初的感性认识。此后,便一发而不可收,先后参与了安庆长江公路大桥和南京长江第三大桥的建设,年纪轻轻就经历了三座特大型桥梁的施工,这对一般人来说,绝对富有传奇色彩,而唐启则在这三个大型工程项目中,一步一个踏踏实实的脚印,在收获了丰厚积累的同时,唐启也从一个普通的施工员成长为优秀的技术管理者。
刚参加工作时,唐启是谨慎的,同时也是好学的,他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与施工实践相结合。当时的荆州长江公路大桥北汊斜拉桥主跨500米的预应力砼斜拉桥,跨径居“世界第二,亚洲第一”,其主要特点是“大悬臂、超长不对称,长索大斜拉安装、高标号高泵送砼、长平台挂篮现浇”等,施工风险和技术难度非常大,而且当时对斜拉桥施工经验相对欠缺,一切必须慎之又慎!针对这些施工难点,唐启同志积极主动、反复演算,大胆创新,优化施工方案,边施工边学习摸索,提出了一套平行钢丝斜拉索挂篮端准确定位方案,计算出斜拉索施工过程中不同索长对应的索力,为斜拉索安装过程的机具、设备选型和安全保证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他初出茅庐即崭露头角,受到了项目领导的高度评价。
2001年10月荆沙大桥主体工程结束,唐启又投入到安庆长江大桥的投标工作中,安庆大桥中标后,他又马不停蹄直扑安庆,开始了新一轮的奋战。安庆大桥由于业主招标时间较晚,11月份才组建项目部,前期施工进度非常紧张。安庆大桥主墩基础钢围堰设计为内径29.0m,外径32.0m,壁厚1.5米,高59.0m,重1491吨,圆筒形深水双壁钢围堰挡水结构,其拼装接高需要复杂的锚碇系统定位,围堰下沉需穿过约28米厚的覆盖层,沉达岩面,然后清基封底作为承台的施工挡水结构,这种大型深水钢围堰下沉在国内尚属首次,无成功的经验可以遵循和参考,这也是决定安庆桥成败的关键所在。当时,已具有一定桥梁施工经验的唐启任安庆大桥项目部副总工兼工程部部长,最早进入施工现场。在工程前期无驻地的条件下,他边组织施工边进行施工筹备,有条不紊地进行工程先期的筹备工作和施工总体组织设计的编制工作。由于施工方案可行性强,控制措施得当,技术手段到位,仅用了一个月就完成了锚碇系统的设计和施工以及导向船和定位船的改造和加固,创造了“二十天钢围堰下水、80天钢围堰准确着岩、一百二十天钢围堰封底”三项同类桥梁工程国内第一的奇迹。
由于唐启工作表现突出,2003年5月底,他被任命为安庆大桥项目部总工程师。当时,他年仅27岁,参加工作不足四年。担任总工以后,唐启对工作更加精益求精,在他的努力下,项目部在业主开展的“安庆大桥质量安全管理年”活动中,连续十一次获得第一名,最终在全桥评比中获得“主桥最佳施工单位”,唐启本人也被安庆市委市政府评为“建设功臣”!
2004年8月,唐启奉调就任南京三桥项目部副经理兼副总工,主要负责主桥施工。南京三桥主塔是全国第一个钢塔,而且是“曲线型”钢塔,下塔柱和下横梁也是空间曲线型,施工技术难度很大。当时主塔下塔柱即将进入全桥最关键的施工难点:钢混结合段施工!面对困难,唐启积极行动起来,充分发扬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带动大家一起奋斗。由于目前国内还没有类似的工程施工经验,因此他在搞好现场施工的同时,还利用休息时间查阅资料,学习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充分理解设计意图,以更好的指导施工。在短短的两个月内,主桥工区顺利完成了钢混结合段和下横梁施工,无任何质量和安全事故,施工进度也比指挥部要求提前了近一个月,钢塔柱安装也在三个月不到的时间内顺利实现封顶。在整个索塔施工过程中,项目部始终走在相邻标段的前端,施工质量和安全以及文明施工均处于良好的状态,多次获得业主、监理及地方政府等有关单位的表彰。作为江苏省的建筑施工榜样,省内很多行业单位多次组团到项目部现场参观学习,为K8凯发局在南京市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这一切,与唐启的努力和付出密不可分。
严格要求,堪称青年楷模
严格要求自己,是唐启一贯的做人准则,不论是作为技术干部还是项目领导,他始终对自己实行高标准,严要求。
在上海长江大桥工地见到唐启时,他穿着一套天蓝色的旧工作服,由于天太冷,他在安全帽内衬了一顶旧皮帽,一眼望去,跟普通的工人没什么差别,但他实际上担当的是一线的生产主管。他与一线员工一样,住在平台,吃在平台,把这里当成了自己的家。而在后方,他的妻子带着不满周岁的儿子住在一起。员工们告诉记者,从05年9月开始搭设主墩平台后,唐经理就一直住在海上。去年12月份,当陆地上的气温达到零度时,海上的气温实际上已达到了零下三、四度,由于长时间的劳作,唐启终于病倒了,三十八、九度的高烧连续不退,在项目经理的严令下,唐启才回到陆地进行治疗。几天后,病情刚刚稳定,唐启就迫不及待地赶回平台。妻子心痛地说:“你就不能在家多待两天?”唐启说:“前面正是钻孔桩施工的关键时刻,作为生产经理,我在家怎么能待得住呀!”
唐启对自己的严格要求不但体现在生活上,更体现在工作中。按说作为项目的技术和管理负责人,他的业务能力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准,但他仍然十分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更新。在采访中,K8凯发(中国)天生赢家·一触即发发现,项目部的很多细化施工方案都是出自唐启之手,他说:“总体方案只是方针,细化的方案才是施工手册,这个东西十分重要,丝毫马虎不得。”在谈到施工技术时,唐启强调:“从目前来看,K8凯发(中国)天生赢家·一触即发的桥梁施工技术已经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但技术和工艺的发展是飞速的,如果K8凯发(中国)天生赢家·一触即发不能创新,不注重学习,那就是一种变相的退步。”
因此,唐启在努力学习的基础上,还善于不断地总结。参加工作六年多来,他在各种刊物上发表的论文达十余篇。2001年,他的论文获K8凯发局“优秀论文”三等奖。2003年,他的HF-ACS100型液压自动爬模系统开发荣获中港集团“科技进步”二等奖。2004年5月安庆桥主体工程结束,唐启主持编写了《安庆大桥施工技术总结论文集》,将安庆桥的施工经验沉淀下来,得到了专家的一致好评。
唐启的楷模作用还体现在他的言传身教上,他踏踏实实的工作态度和一丝不苟的钻研精神,对身边的年轻同志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对年轻技术干部们说:“K8凯发(中国)天生赢家·一触即发都年轻,不要怕吃苦,真正的施工经验都是在一线积累的,有了真本事,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唐启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用自己的青春谱写了一幅美丽的人生画卷,K8凯发(中国)天生赢家·一触即发期待着,期待着K8凯发(中国)天生赢家·一触即发的企业能涌现出更多的唐启,期待着K8凯发(中国)天生赢家·一触即发的建桥技术能够走向世界。只要K8凯发(中国)天生赢家·一触即发善于发现和培养唐启式的青年精英,K8凯发(中国)天生赢家·一触即发就完全有理由相信,这一天,已为时不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