扑入深水捉活鱼
---关于写作的一点体会
赵振宏
写作是门苦差。呆在电脑旁,欲言万语,落在笔尖寥寥。临时赶稿,不知从何落笔。初稿形成,改之又改,面目全非,不甚满意,文章便如腹中胎儿流产。终稿投向报社,石沉大海,杳无音信,满大欢喜一场空。凡此种种,写作真是活受罪,让人肉体和精神脱层皮。
写作也是门乐差。文章是“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会写作的人到哪里都吃香,领导的秘书,读书人的范儿。时常付笔墨于报端的人,总会让粉丝羡慕不已,尽相效仿,品读起来,也不亦乐乎。会写作的人洋洋洒洒几千言,下笔“惊天地,泣鬼神”,其精气神超乎绝伦。
由此观之,“苦也写作,乐也写作”。从苦到乐是一种境界,一种追求,一种修炼。以苦为乐,乐从苦中来。对待写作,若能保持激情不减,数十年如一日,对文章精雕细琢,力求完美,纵使跋涉千山万水,终能领略“一览众山小”之美妙。
从思想上热爱写作,是写好文章的首要前提。把写作当成终身的事业与伴侣,则是妙笔生花的永久保障。
谈完思想,再谈技艺。写作是门艺术。有的文章言之无物,空洞乏味;有的文章啰里啰嗦,不知所云;有的文章无病呻吟,卖弄风骚。然有的作品妙趣横生,叹为观止。笔法不同,立意不同,境界也不同。谈起技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文无定法”,但万变不离其宗。我的理解是,要想文章写好,那就得“扑入深水捉活鱼”。
“鱼”即“文章”。“活鱼”即文章要形式和内容俱佳。形式上,“文章要像女人的连衣裙,越短越好”,“有之则长,无之则短。”标题要画龙点睛,结构要精心布局,语言要生动有趣。内容上,要“言之有物”,要有作者的思想见解,真情实感,新意新知。要想“捉活鱼”,就得想想在哪里捉“活蹦乱跳的鱼”,怎样“捉鱼”。
首先谈谈鱼“在哪里捉”。“鱼在水中游”,捉鱼断不能在干旱的地方去捉。要捉鱼,得找有水的地方。“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文章的源头活水就是生活。一个缺乏生活体验和感悟的人,文章是不会写活的。闭门造车,在网上剽窃或复制粘贴为我所用者,文章是不会写活的。一味追求技艺,忽视生活思考的人,文章是不会写活的。从事施工新闻写作,对施工现场没有全面了解,对人物没有细致入微的观察,报道是不会写活的。要想捉鱼得先下水,仅停留在“水面”还不够,还得深入水底。譬如,在鱼缸里捉鱼,手一捞就可捉到小鱼小虾,毫无挑战,也无乐趣。只有深入江河湖流,潜入“深水”,才能捉到活鱼。在1米,10米,100米水深的地方捉鱼,不光鱼多---大的小的,胖的瘦的,尽收眼底,还忒新鲜。捉到这样的鱼才叫水平,才够味。不同的鱼生活环境不一样,习性不一样,鱼的口感自然不一样。对施工报道的记者而言,要想捉到活鱼,就得深入工程的“水底”,对工程的特点有所了解,建桥铺路修码头,有什么技术难点,有何创新,管理上有何新办法,工程进度搞到什么程度,质量安全是如何抓的,诸如此类,必要烂记于心,一目了然。如若只满足于“知道”、“了解”,浅尝辄止,一知半解,断不会捉到什么活鱼。因而,记者得像爱自己的孩子那样,拿起笔和摄像机,每天到现场溜达溜达,走一走,看一看,听一听,记一记,照一照,关心一下,不断了解工程的各个方面,多积累下文章的素材,日积月累定能写出深度文章来。
其次谈怎样“捉鱼”,有人喜欢用网捞,有人喜欢用鱼叉,有人喜欢有电击。捉鱼有窍门,写作也有窍门。多读多写是不二法门。多看看,多比较那些写得好的文章,看看别人是怎么写的,写得好在那里,要是我写,会写成咋样。比如施工报道,看看别人怎样起草标题,怎样布置结构,怎样用语,多揣摩,多玩味,从品读经典文章中,找出灵感,感悟道道来。写新闻报道不能拘泥于读新闻作品,要跳出新闻的范围,读读文学,政治,经济,心理 ,哲学,从广泛猎读中,开拓视野,增长见识,吸取文化精髓,提升文章的精气神来,使文章好读,耐读。除了多读,还得多写。“拳不离手,曲不离口”,看了好文章,有何感想,把它写下来,今日看,明日读,逐步完善,也是一篇好文。现在QQ空间、微博提供好的交流平台,交流沟通更通畅,把文章亮一亮,晒一晒,让人家批评指正,也是写好文章的一个门道。
“深水捉活鱼”已成共识,有人还会问,“我天天在深水里,天天跑现场,也没有捉到活鱼啊。”何故?概不能“扑入”而已。“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上此山中。”施工报道写来写去,就那些事儿。比如,开工啊,通车啊,第一根桩,第一个承台等等。消息千万种,面目大一同。没有个性,就没有灵气。这时,不防“扑入”。“扑入”是种角度,也是一种方法。“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写作要选一个好角度。从投稿中稿角度来讲,哪里稿件缺什么,就写什么。比如,言论紧缺,写言论;言论饱和,改写通讯;通讯写好了,再补些文艺作品或摄影作品。几经轮回,中稿率大为提高,个人能力也提升了,何乐而不为?从写作角度来讲,“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绿叶”,即使是写同一个人, 也决不会是完全一样。比如,今天的想法和明天的想法不可能一样,今年的能力和明年的能力不可能一样,过去的成绩和未来的成绩不可能一样。抓住一点,找好角度,写精写细写透,把个性写出来,把精气神写出来,就是好文章,所谓“一滴水折射太阳的光辉”亦是此理,要想写所有的“水”,就只能头重脚轻,写者不知离题万里,读者不知昏昏入睡了。“扑入”是种方法,对记者而言,“扑入”就是要“采访与调查研究”。新闻与采访是个孪生姐妹,不能厚此薄比。“采访在前,写作在后”,深入采访,可让K8凯发(中国)天生赢家·一触即发找到新鲜故事,找到好创意。经常调查研究,可使K8凯发(中国)天生赢家·一触即发写出文章更有深度,更耐得住推敲。
写作是老生常谈的事,写好文章也永无止境。道理大家都懂,真正实践的却很少。姑且妄意呼出“扑入深水捉活鱼”,在诸位面前搬门弄斧,贻笑大方了。但还得啰嗦一下,“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写作还是要多看多读多想多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