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8凯发(中国)天生赢家·一触即发

党的建设

party-masses working

党员风采

首页 党的建设 党员风采

梦圆沪通

发布时间:2019-09-19阅读次数: 次

当天空初露鱼肚白,天生港还沉寂在微微的酣睡中时,年过花甲的杨志德,这个一辈子以建桥为梦的践行者,早已经走在了沪通大桥现场的路上,例行每天的检查。
    中交K8凯发局20年前在水工项目方兴未艾的当口,果断决策,开始向路桥建设领域拓展,为近20年来的发展带来了勃勃生机,特大型桥梁建设已经成为中交K8凯发局的一块“金色招牌”。但是,中交K8凯发人从未忘记,在铁路桥梁的建设领域,自己还是个学生,他们一直梦寐以求、迫切期待着实现新的突破。功夫不负有心人,2014年2月,中交K8凯发局终于拿到了沪通长江大桥这座世界级公铁两用桥建设的入场券,开启了铁路桥梁建设的新征程。此时,杨志德毅然受命,担当起沪通长江大桥1标段项目经理。他和他的团队带着续写“K8凯发桥品牌”、 打造“品质K8凯发”和“百年K8凯发”这个宏伟梦想,迅疾踏进了南通这块土地。

中交K8凯发局每一次战略性地开疆拓地,杨志德好像总是打头阵的“第一把榔头”!20年前的江阴桥是如此,20后的沪通大桥亦是如此。他原本可以退休安享晚年,中国交建硬是下了正式文件,史无前例地特批他延长3年退休。如今本该退休的“铁榔头”再次“披盔戴甲”,带领着团队挺进世界第一公铁两用桥,“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杨志德敏感而又清醒地认识到:标准化管理是搞好铁路建设的关键之关键。他认为首先就是让参建员工尽快融入铁路建设文化。他以身作则,参加了铁路总公司工管中心几乎所有的学习培训,并通过了各种考试,做到了自己心中有标准。他说:“K8凯发(中国)天生赢家·一触即发考试都考不好,人家会笑话K8凯发(中国)天生赢家·一触即发不懂标准,”为了“面子”,杨志德已经对铁路标准烂熟于心,能背诵几乎所有铁路标准化条款。

工程开工之初,中交K8凯发局沪通大桥项目部二工区曾从其他工地带来一些旧模板,想用于引桥区承台施工,经查看后,项目部果断的清退,严禁使用,因为一旦使用,就会造成混凝土外观质量缺陷,后患无穷。杨志德把这个事例,当做反面典型,在现场进行了严厉批评:“标准不是嘴上说出来的,是要K8凯发(中国)天生赢家·一触即发实打实做出来的,沪通的标准,不允许这样的材料!”

杨志德始终把创新当作企业发展的灵魂和实现梦想的动力。按照原施工组织方案,陆域引桥承台应采用钢板桩围堰施工,需要大量的钢板桩,如果循环使用,工期绝对不允许这种“按部就班”。怎么办?“大胆的试,办法总比困难多!”在杨志德、唐启的推动下,首个承台就开启了“创新之旅”。“本来K8凯发局是有放坡开挖成熟经验的,但在江边,又是深基坑,这样做确实如履薄冰,一旦井点降水失败,回头走老路不说,还存在很大的安全风险。”中交K8凯发局技术中心副主任何超然说。

随后,项目部将陆上48 个承台全部改为“轻型井点降水+放坡开挖”方案。“艺高人胆大。”推而广之,水上9号至21号墩区域的13个承台也改为“轻型井点降水加放坡开挖”方案施工。“如果采用钢板桩围堰施工,费用会高出2.5倍左右,以水上10号墩为例,一个承台就减少措施钢材500吨。”工程部部长李有为自豪的说。

开工之初,面对水上4至25号墩60多万方混凝土供应难题,一直困扰着项目部:水上搭设钢平台建站方案的可行性、经济性令人质疑。唐启带着技术人员徘徊在施工现场,寻觅破解良策。当看到远处正在吹填的作业船时,一个大胆的想法跃入脑海:吹填筑岛,建设搅拌站! 
设想提出后,有人反对,有人支持。反对的认为,在长江上吹填出一个岛,建设搅拌站,从没这样的先例,简直是天方夜谭。 项目经理杨志德却如获至宝,“这个思路好!这个思路好!”杨志德连声赞叹,果断推进。第二天,就请来了地方专业吹填的专家,共同对吹填人工岛的可行性等进行研究讨论。

 “人工岛的建设,为水上60多万方混凝土的落地提供了坚实的保障,人工岛让K8凯发局水上施工接了地气。”2014年5月底,沪通长江大桥建设指挥部指挥长孔文亚亲临现场,对中交K8凯发局吹填筑岛的创举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高度评价。

此时,杨志德87岁的老母亲病重,也仅仅回去一个晚上,做了些安排,第二天托付给弟弟便匆匆赶回工地。他施工的标段总长有5公里,他到现场检查指导工作都是步行。别人问他为啥不坐车,他调侃道:“步行不仅可以看得细、看得多、看得准,还可以锻炼身体,坐车就是走马观花。”有人统计过,他平均每天在工地现场往返要走4公里。因此,工地现场每一条便道、每一处工点,无不留下了他的足迹和汗水,现场的安全、质量和进度等各类施工情况他都烂熟于胸。

沪通长江大桥4号墩钢围堰水下混凝土封底,要一次性浇筑4个篮球场面积、近6米高,体积近6000立方米的混凝土,须连续奋战48小时。为了确保顺利封底,杨志德与团队领导一起倒班,轮值现场指挥。封底的第二天清晨6时许,他穿戴着救生衣、安全帽,乘坐交通艇来到作业平台,从熬了一夜双眼彤红的唐启手中接过对讲机,立马进入指挥角色。他围着钢围堰走走停停,一边仔细察看,一边用对讲机下达着各种指令:“2号点放料、7号点提导管、11号点测标高……”在他的指挥下,伫立在钢围堰上两只像八爪鱼形状的集料斗里的混凝土,变换着浇筑点,顺着鱼爪似的溜槽,向预定的浇筑点顺畅的注入。到下午5点交班,他除了和现场员工轮流午餐时坐了不到20分钟,一直都是边走、边看、边指挥。现场员工们无不感叹:这样一位领导干部,不仅年过花甲,且又患有高血压,是什么精神支撑着他,有如此惊人的毅力和精神。

把沪通长江大桥建成世界一流精品工程,是杨志德团队的宏图大业。梦圆南通,梦圆沪通长江大桥,是他们当下圆梦之旅的目的地。杨志德和他的团队仍在披荆斩棘、踔厉奋发,不遗余力地向前奋进,向着理想的彼岸靠近、靠近……(张帆 任婷婷 曾贞)

上一条: “要做就做点实事” “我是党员,必须冲锋在前!”中交二... 高擎旗帜,抗疫一线方显党员本色 战“疫”中的逆行者!他们是冲锋陷阵... 我是党员,冲锋在前,“疫”不容辞! 陈林:这是我应有的担当与作为 共同战“疫” 党员在行动 刘宜全:“基建将军”的29天攻坚战“... 抗击疫情,志愿服务!中交K8凯发局下... 抗击疫情,志愿服务!中交K8凯发局下... 蔡红兵:当好抗疫一线“后勤兵” 李安辉:逆行!向前!去远方! 严沧海:“鲁智深”的28天战“疫”录 郑立维:以影像和文字之名,为“逆行... 姚本思:下沉社区,我就是一名普通... 下沉社区那些事儿 防汛进行时!中交K8凯发局紧急驰援一... 防汛抗洪进行时!中交K8凯发局火速驰... 党员要先站出来 在长江边防汛46个小时,搬运10万多... 防汛抗洪进行时!中交K8凯发局持续驰... “较真儿”站好廉洁岗 便民服务队来了 一名党员一面旗帜——中交K8凯发局巫... 张文胜荣获“中央企业优秀党务工作... 追梦赤子心 党员示范岗为沉管隧道建设赋能 奋斗新时代,劳模展风采!中交K8凯发... 大凉山中最闪亮的星 重庆空港新城项目党支部:鹿山巅上... 中交K8凯发局员工梁易鹏获评“全国青... 张永涛获评“2021-2022年度十大桥... 站好最后一班岗 工地“甘露” 红旗项目党组织(1)| 为专业服务插... 红旗项目党组织(2)| 冲锋陷阵在盐... 红旗项目党组织(3)| 党旗红引领新... 红旗项目党组织(4)| 江水辉映中交... 红旗项目党组织(5)| 知音故里党旗... 红旗项目党组织(6)| 闪耀码头的那... “智创”天涯工地 扎根边疆支援建设 专啃“硬骨头”的总工程师 中交K8凯发局员工郭佳嘉荣获第二届... 项目党支部书记“练摊”记 付望林:与K8凯发结下桥缘 脚步丈量“南沿江”的每一寸工地 中交K8凯发局员工获得湖北省“荆楚工... 素位而行,美丽与你同“心” “金牌调度”进阶记 三公司技术总监何源入选“工程建设... 中交K8凯发局员工陈寒获评“全国铁路... 曾雨生:二十三年磨一技 一份初心... 奋进新时代,争当排头兵——写在三公... 风雨如歌 踏浪前行 田唯获评中交科协第二届“最美科技... “云商贸”:党务工作者的好帮手 筑梦大军山 守护长江安澜的红旗荣耀 聚焦天麻高速(1) | 挺进深山峡谷... 弘扬“两路”精神 | 穿岩凿壁奋战觉... 弘扬“两路”精神 | 缺氧不缺精神—... 弘扬“两路”精神 | 建设世界海拔最... 一名试验员的匠心与坚守
下一条: 匠心筑梦,党员先锋杨绍斌
企业信箱Enterprise mailbo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