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气蒸腾,站在211.6米高的海口中交国际中心下面,中等身材、身量削瘦的李兴旺显得毫不起眼。
该项目实施的3年里,李兴旺用心“传帮带”,培养了一支技术过硬的学习型团队,并带领这支团队先后对20多项工艺进行技术创新或应用,目前已取得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9项,荣获2项省级QC成果,申报5项海南省工法,是项目部公认的“技术大拿”。
精研
从2017年踏入中交K8凯发局的大门,李兴旺一直深耕建筑施工一线。
2020年5月,海口中交国际中心项目开工建设。该项目是海口市在建高度最高的全钢结构工程,施工工序多,构件节点复杂,建设容不得半点马虎,加之项目位于祖国最南端的省份海南,临近南海,是真正意义上的“天涯海角”,许多人望而却步,李兴旺却主动请缨担任项目负责人:“我是党员,我去!”
超高层建筑中,深基坑内支撑竖向结构立柱桩的施工至关重要。巡查中,李兴旺发现,由于格构柱随立柱桩一同施工,在地下无法精准控制柱身角度,施工过程中难免存在格构柱角度偏移的情况,这将给后期的剪刀撑精确下料带来较大影响。
“剪刀撑下料若有偏差,会导致槽钢腹板无法与立柱贴合,需要添加连接板进行搭接焊接。而地下室两层内支撑总共要焊接628根槽钢,这将大大增加钢材的投入。”李兴旺思索着。
“能不能让槽钢在地面完成精确切割?”回到办公室,他立即喊来几名技术同伴,关上门,对照图纸、施工设备反复琢磨,用BIM技术在电脑上一遍遍模拟、总结,把每一个细节都研究透彻,还多次到现场勘察、测量。
海口的大风、暴雨,说来就来。雨后,李兴旺下到基坑里查看打桩情况。泥土的表层被太阳晒干结成一层薄薄的硬壳,下面全是稀泥。稀泥有深有浅,走着走着,会突然陷进稀泥。“在稀泥里蹚了一天,整个人成了泥人,吃饭的时候手是抖的,连筷子都拿不住。”他说。
不到一周时间,“内支撑剪刀撑施工槽钢精确下料定位仪器”的发明专利诞生了。
根据测试,这种仪器可适应多种不同宽度的剪刀撑单撑,相比于传统的搭接焊接方式,节省约20%的钢材用量,相比于传统的空中切割施工方式,简化了施工难度,能节省30%的施工时间。
“他身上有种极致的认真态度和极致的创新精神。”同事们都这样说。
确实如此,李兴旺把项目管理中遇到的每一个难点,都作为创新的起点,不断攻克难点,不停创新技术。
破题
项目玻璃幕墙安装伊始,就遇到了难题。“单元幕墙单个体积大,都是通过卷扬机从地面起吊到目标楼层安装。海口台风天气多,受风力的影响,幕墙悬吊时易发生摇摆,撞击建筑体。而K8凯发(中国)天生赢家·一触即发项目的东西立面是中间微凸的‘大肚子’造型,南北立面为不规则锯齿状,加剧了吊装难度。”项目技术部部长陈仲韬说。
为了攻克这一难题,李兴旺和技术团队参照国内同类项目施工经验,几经商讨,地面和楼层吊装轨道位置之间用钢丝绳拉结,使地面、建筑立面和索道之间形成一个直角三角形,索道为三角形的长边,单元板沿索道平稳上行。
在此基础上,继续完善方案,选定用葫芦吊调整导向绳的绷紧程度,避免单元幕墙在导向绳上行走时横向晃动;地面用方钢管制作一个门式防撞栏杆……
“那段时间,李总的办公室里每天烟雾缭绕,凌晨一两点才熄灯。”陈仲韬回忆,工期太紧,问题不解决,大家就“泡”在一起,一夜一夜,一步一步,啃“硬骨头”,终于研发出不规则外立面超高层建筑单元式幕墙吊运系统,成功申报国家发明专利。
李兴旺遇事执着的底气,不仅来自于他十几年的钢结构施工管理经验,更是因为他身上有一种善于钻研的科学精神。
他办公室的墙上,挂着三张A2纸打印出来的施工图,上面用不同颜色的笔做了记号,标注上施工日期和参数。说话的时候,只要和现场管理有关的数据,李兴旺张口就来,随时都能报出准确数字。“不把现场的每一个问题琢磨明白,我睡不踏实。”他说。
一天里,李兴旺有两个固定的学习时间:早上上班前40分钟和晚饭后一小时。另外,他还关注了194个和建筑施工有关的优质微信公众号,一有闲暇就翻看,寻找有价值的学习内容。
食堂吃饭的间隙、上工地检查的瞬间、工作群里的即时互动……李兴旺抓住点滴碎片时间,即时分享交流技术经验、学习心得和思想火花,项目“微课60秒”活动如火如荼。
“我的性格是遇到难题决不放弃。”李兴旺说,未来还要带着团队到更深更广阔的领域去乘风破浪。(朱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