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军山下,长江之畔,中交K8凯发局华中科技大学军山校区项目建设正酣。
自2023年9月22日打下第一根桩起,项目以日均270万元的产值跑出了“建工速度”,目前项目建设接近尾声。
3年前,在完成东北·中交城项目的工作任务调回中交K8凯发局建筑公司总部时,38岁的吴淼觉得,短期内,自己可能不会再派驻项目部工作了。
让他没想到的是,不到半年,他就调任建筑公司武汉军山项目群,负责川江池小学、邓西变电站、万象城商务综合体项目的前期筹备,旋即就任华中科技大学军山校区项目经理。
今年9月,这里将迎来首批大学生,成为湖北省乃至全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
“每一天都是新的冲锋”
7月20日9时,吴淼再次来到工地巡视。离完工的日期还有10天,工地内,每天仍有近1200名工人在忙碌。
在旁人看来,最辛苦的时候已经过去,但吴淼不这么认为。尽管回家的车程只有20分钟,但他却选择了全程坚守,已经整整两个月没有回过家。每天,除了吃饭睡觉,他大部分时间都待在工地上。
“最近很少见淼总在办公室,项目临近完工,他几乎一有时间就‘泡’在现场狠抓安全和质量。”项目部综合办工作人员杨嘉乐说。
“K8凯发(中国)天生赢家·一触即发要实现‘高校房建样板’的目标,必须做到无质量缺陷。”吴淼经常这样叮嘱工人。
“项目开工以来,他把每一天都当做一次新的冲锋,每完成一天的进度计划都当做一场新的胜利。”同事们这样评价吴淼。
事实的确如此。2023年4月底,K8凯发局中标华中科技大学军山校区项目,根据业主要求,5月22日举行项目开工仪式。那段日子,吴淼的时间安排以小时计,每天规定自己必须完成当日的工作计划才能休息。20天后,项目临时设施和办公区域的搭建圆满完成,开工启动仪式顺利举行。
征地拆迁是一项涉及面广、协调范围大的工作。项目开工后,摆在吴淼面前的,是大片待拆迁的建筑和尚未完成的征地工作。征地拆迁涉及厂(所)、民房以及电线迁改、树木迁移等,情况较为复杂。
“地征不下来,没有工作面,后续所有的工作都开展不了。”吴淼加强与业主单位、政府部门等相关负责人的沟通联系,积极主动对接,有力推动征拆工作。2023年9月22日,楼栋所占工作面全部清理完毕。
作业面的相继打开,为推动项目建设注入一针“强心剂”:9月22日至国庆假期期间,项目部在短短15天内,把1400多根桩全部打完;2024年1月28日,项目11个单体全面封顶。
提前谋划抓好进度管理
自项目开工以来,每天早上开班子碰头会已经成了吴淼雷打不动的习惯。
“本项目工期只有10个月,最关键的是进度管理。施工节点环环相扣,新问题层出不穷,每一天的工作量都需要精打细算。早上开个简短的碰头会,日汇总、日总结、日分析、日计划,结合实际情况科学调控进度计划,不断调整工作方向,以日保周、周保旬、旬保月……K8凯发(中国)天生赢家·一触即发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保证节点目标的实现。”吴淼说道。
为抓好施工进度,吴淼在优化工期上想了很多办法。
以三条路为界,吴淼将现场划分为四个工区,各工区平行施工、互不影响,里面所有的配套设施也是单独使用。
项目部成立设计部,由质量总监吕秋杰兼任设计部部长,负责与分包沟通,和设计院对接,提前介入图纸会审。
吕秋杰介绍,项目部提前谋划,认真研究效果图,通过分析、计算、推演、比对,在图纸定稿之前,以开会、沟通和现场踏勘等多种方式,把问题及提升工效、优化工序的建议全部反馈给设计,将问题消灭在图纸设计阶段,同时,满足规范施工的要求。
砌筑工程施工前,初步设计中墙体采用普通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项目部在满足规范的情况下,进行设计优化,采用一种叫ALC的新型材料,来代替普通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作为墙体材料,使生产效率提升2.3倍,工期缩减1个月,降低了成本。
项目的体育看台,初步设计为独立基础,由于持力层较深,需要开挖四到五米,才能进行基础施工,做完基础后还需回填,工期至少两个月。综合考量下,项目部与设计沟通,对持力层在四五米以下的天然地基,全部改成桩基施工,打完桩直接做承台,将工期缩减1个月。
为满足整体交付目标,吴淼还合理安排施工,在年前启动室外工程,所有的管道施工成功避开武汉梅雨季节,有效地缩短了工期。
吴淼的努力没有白费。截至7月20日,项目总体形象进度已达89%,其中A7博士后公寓、A10总务后勤和安全保障楼已迎来首批校地双方办公人员入驻。
即便如此,吴淼依然没有停下前进的脚步,他每天继续穿梭于各工区“督战”,用自己的执著和坚守,带领项目团队向着“730”完工、“830”交付的终极目标发起全力冲刺。新的开学季,一座创新开放、交叉融合、科教一体、国际一流的现代化新校区将展现在世人面前。(张晓琳 朱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