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五一劳动奖章、中交集团十大杰出青年、中国交建优质工程突出贡献者……进入中交K8凯发局18年来,他紧跟K8凯发工程建设的脚步一路南征北战,辗转于国内外各个重大工程项目之间,勇做技术的攀登者、市场的开拓者、管理的变革者,他就是中交K8凯发局成都建设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姚笛。
2006年7月,姚笛走出校门加入到“中国建桥梦之队”中交K8凯发局,首站便来到了重庆朝天门长江大桥项目。“入门”就能参建世界级的桥梁工程,这对于“工程新兵”姚笛来说,惊喜中也充满了对大国工程的敬畏。
“只要技术过硬,没有建不好的桥、翻不过的山。”刚毕业时,厚镜片下看似文文弱弱的他,骨子里却有一股不服输的韧劲。白天,他是工地上“话最多”的人,打桩、浇筑、做承台、桥面接龙,哪里不懂他就打破砂锅问到底,老师傅都成了他的“老熟人”;晚上,他是项目部最“寂寞”的人,各种娱乐活动他都会“屏蔽”,对于白天的“十万个为什么”,他会逐一翻图纸、查资料,水文地质、桩长装径、承台断面尺寸、施工工艺等他都烂熟于胸。经过3年多的历练,他对施工现场各项工作的处理已游刃有余,也逐步成长为一名建桥能手。
2009年,姚笛走出国门,他的足迹也逐渐遍布东南亚各国。在文莱桥梁工程建设中,面对浅水区超厚淤泥、砂质软土覆盖层及深水区松软粉质黏土的不利地质条件,姚笛带领项目团队,忍受着极度湿热的恶劣天气,“沉浸式”跑现场、蹲工地,坚持在桩基护壁型式、成孔工艺、泥浆性能等方面深入研究,成功研发了“超大长细比海上桩基施工”关键技术,成功解决了桩基施工难题。经过多个大型工程的淬炼,他迅速成长为资深的海外项目负责人。
流光瞬息,日进有功。2022年,姚笛履新成都建设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他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扎实推进公司管理变革,始终在市场大潮中求变图强。
针对新公司的实际,他深入调研、谋划,并创新成立“三会一部两中心”六大柔性组织,对“以项目部为效益中心、以总部为效率中心、以各业务平台为效能中心”的职能定位做了进一步强化,形成了多部门联合的工作模式,持续夯实了公司市场开发、生产建造和企业运营的管理基础。同时,实干善谋的他,紧跟中交集团高质量建设“三型一流”企业的步伐,制定了“两步走”措施和“双百双高”目标,如今,成都建设公司各项指标一路持续向好发展。
“打造‘专精特新’企业是K8凯发(中国)天生赢家·一触即发的奋斗目标,在不久的将来也一定能实现。”此时,姚笛内心信念十分坚定。
汗水是姚笛对工作、对企业的热爱,而荣誉是组织对他最好的肯定。他在技术实践中荣获“短线法箱梁墩顶块调位装置”等14项实用新型专利和发明专利授权;他主持完成国家级工法1项、科研成果5项,荣获中国公路建设行业协会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等奖项。
“没有中交K8凯发局宽广的平台,就没有我发展的舞台,来到这个优秀的企业,才有了我一生的事业。”姚笛感恩地说。(张秋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