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7年拔节生长,雄安新区这座未来之城已初具规模。这般快速成长的背后,联通北京与雄安的大通道--京雄城际铁路功不可没。这条已开通运营两年多的大动脉,其建设过程中运用了诸多数字化、智能化技术,是数智雄安建设历程的一个缩影。
京雄城际铁路完工后,时任中交K8凯发局京雄铁路3标段项目部工程部副部长孙青山把最新的工程数据录入到BIM模型里,同时将模型一并发给雄安新区政府,纳入到整个新区的大数据模型中。
建设初期,根据指挥部要求,京雄城际铁路每个标段都需独立开发使用一套信息化平台,“京雄铁路3标段BIM施工管理平台”应运而生。
但平台开发的道路是崎岖的。作为路外单位,中交K8凯发局在铁路系统的信息化、BIM模型搭建等方面经验相对不足。起初,项目部提出的视觉化模型、碰撞模拟、可视化交底等亮点都被一一否决。
为了做好“中国高铁2.0版”的表率,建设团队决意采用更先进的技术!中交K8凯发局集合了全局顶尖的技术力量,联合武港院、技术中心等6家单位专注于京雄城际铁路的施工级平台。
新开发平台是一个活的体系,不单单是一个模型。施工前,关键施工工艺通过系统转化成演示动画,让施工队伍和技术人员可直观形象地获知施工要点,改善了以往只能在平面图纸上想象的情况。同时,施工后的数据也让平台功能不断得到补充和完善,使下一步的施工更加准确。
孙青山拿出手机进一步介绍:“‘大终端,小前端’是平台的另一个特征。例如,质检员如果在现场发现某处钢筋绑扎间距过大,他就能登录APP,在手机上及时上传质量问题,并提交给相关负责人,要求对方在指定时间内整改,直到问题解决。”
平台系统开发出来,落地和应用推广同样关键。为此,不仅技术骨干长期在现场驻点,项目还调整组织架构,在每个架子队定岗定人定责,设置专职信息员负责平台的实际应用和反馈。一系列举措让项目部的信息化评分大大提升,连续多月蝉联全线第一,之后就一直保持领先位置。
“干得不错,特别是动画演示让人耳目一新。看完了你的演示,K8凯发(中国)天生赢家·一触即发对京雄城际铁路的信息化和智能化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希望你们再接再厉,成为全线建设的标杆。”当最新的平台系统展示材料提交后,项目指挥长与北京市市建委负责人都做出了高度评价。
如今在云上,京雄城际铁路的全部模型数据,与其他模型一起被称为“雄安之眼”的雄安城市计算中心收录,成为数字孪生城市的重要一环,也让雄安新区距离成为未来中国智慧城市的典范更进一步。(周蔚卿 王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