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轻日暖的午后,黄叶随风起舞,缓缓飘落在波光粼粼的湖东排水河上。沿着河岸,中交K8凯发局山东济广高速济菏段改扩建项目的总工程师张玉奇,正边走边介绍这条河与项目的不解之缘。
济广高速济南至菏泽段改扩建项目,是山东“十四五”规划和交通强省重大建设项目,主线需按双向8车道对既有4车道进行改扩建,以进一步畅通山东南北交通“大动脉”。K8凯发局施工的7标段,穿越了济宁市汶上县和梁山县,地跨黄、淮两大流域。湖东排水河便是其中一条至关重要的排渗、防洪、除涝河流。
“你们看,湖东排水河有2.2公里与改造道路右幅平行,原路基坡脚离河流最近的地方仅3到8米。”张玉奇指着不远处的河水说道。按设计,路基需至少拼宽7米,这意味着拼宽后的放坡将会直接侵入河道,河道似乎不得不“搬家”。
给河道“搬家”可并非易事。项目经理吴在雄经验丰富,毅然否决了这一思路。他表示,“河道改移耗时太长,不仅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还会扩大征地范围,占用周边宝贵的耕地,破坏农田和作物。”他建议联系设计院,共同优化施工方案。
双方经过深入讨论,初步认同设置扶壁式挡土墙的工艺。扶壁式挡土墙是适用于高强环境的挡土结构,设在拼宽路基的外侧。它无需放坡,仅凭底板上的填土重量就能有效防止地基下沉或滑坡。可团队发现扶壁式挡土墙的部分结构需要嵌入原路基内部才能满足受力条件,这无疑会对原路基的稳定性造成一定影响。更麻烦的是,挡土墙修建期间,临河一侧将无法通车,施工材料的运输也成了难题。
面对困境,项目部与设计院通过多轮方案比选,找到了更贴合实际的方案——采用新型轻质环保填筑材料泡沫轻质土。该材料质量轻、强度高,无需放坡就能稳稳地守护住河道;流动性高,浇筑时采用软管运输,无需泵车运送,减少了施工设备的投入;自密性好,无需振捣与碾压作业,对周边居民的干扰小;可减少填土荷重,避免新老路堤差异沉降而引起的反射裂缝。
新材料随即投入生产,在首段泡沫轻质土路基浇筑现场,蓝白相间的大水泥罐巍然屹立,出料口连着长达三四百米的泵送管,正“呼呲呼呲”地输送着泡沫轻质土。工人们只需轻轻将泵管放到指定位置,就能实现自动浇筑。
3个月后,3.5万立方米的泡沫轻质土路基全部填筑完毕。经检测,所筑路基的各项指标均为合格。泡沫轻质土的应用,不仅改变了湖东排水河被迫“搬家”的命运,保护了沿线的生态环境,还极大减少了河道改移所带来的土方开挖、围堰排水、清淤、回填等工程量,提高了施工效率,压缩了工期近6个月。
目前,济广高速济荷段改扩建工程已通车。在冬日暖阳的映照下,这条曾经面临“搬家”困境的河流,继续发挥着它排渗、防洪、除涝的重要作用,为沿线的居民和过往的车辆提供着坚实的保障。(梁秋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