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8凯发(中国)天生赢家·一触即发

K8凯发文化

shipping culture

两代安全人

发布时间:2024-12-23阅读次数: 次
王坤

我出生在四川的一个偏远山区,那里处于四川盆地的东边,山高路陡,父母都是面朝黄土靠天吃饭的农民,日子过得紧巴巴的,虽然艰辛但至少每晚一家人能在一起吃顿简单的晚饭。弟弟的出生及母亲经历难产后不能再从事体力劳动的身体让这个家徒四壁的小家在风雨中更加摇摇欲坠了。一个清凉的午后,父亲抽完最后一口廉价的叶子烟,吐了口唾沫在手心,搓了搓手说道:“我出去打工吧。”

第二天一大早父亲便起来收拾了一些随身衣服准备出发了。我从床上起身想去送他,他摆了摆手说:“昨晚刚下过雨路滑,别送了。”父亲就这样走了,我只知道父亲要去南边打工,那是一个遥远的发达城市,到那边需要下山,然后绕七八公里的山路到嘉陵江对面车站去坐长途大巴。

以后的每个月都能从村里的邮局收到父亲寄过来的汇款单跟一些画册。从信中我知道父亲是在广东的一个工地上做人工挖孔作业。父亲说这是工地上发的一些安全画册,寄回来让娃好好看看,花花绿绿的也稀罕。于是,别人的童年是《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而我的童年却是安全画册。别人童年都念的是“人之初,性本善”的《三字经》,而我童年的顺口溜却是“先通风,清易坠,防坍塌,若中毒,勿盲救。”时间就在这一张张汇款单,一本本画册中悄悄溜走……

2003年的一个夏天,我在父亲寄来的包裹中发现了一件神奇背心,晚上光线照射上去便会反射耀眼的光。父亲解释说这是安全背心,因为我要开始上晚自习了,很晚才能回家,回家路上穿上这个走山路时会让来往车辆注意到我。我很喜欢这件衣服,觉得穿上很神奇,像奥特曼一样能全身发光。那件背心一直陪伴我整整三年,穿上的时候总觉得父亲就在身边,一直到高中住校后才不再需要了。

父亲外出务工的这些年,只有过年才能回来,每年回家要坐几天的大巴转车回家。回家第一件事,总是要舒舒服服地洗个热水澡。父亲让我帮他搓背,他的背黝黑结实,上面有些大大小小的伤疤。我轻轻地抚摸着问他痛吗,他总是说:“在工地难免会受伤的,我比较注意安全,没有什么大碍,我的一些工友因为忽视安全问题缺胳膊断腿甚至失去了生命的都有。”这一刻,“安全”这两个字又一次深深烙印在了我的心里。

在我漫长的童年里,安全,是凌晨父亲离家的背影,是一张张汇款单、一封封家书、一本本画册;安全,更是我对父亲那很少表达却深埋心中的爱。

仿佛是一种命中注定的传承,2012年我从重庆交通大学土木工程毕业后,父亲也因为常年在工地工作身体吃不消回老家了,我接过父亲的接力棒也成为了一名扎根基层的建设者。十余年来,我亲眼目睹了国家交通基础建设日益发达,内心的信仰也愈发坚定。

每当我走在工地上的时候,我总会想到父亲,看着一个个辛勤工作的工人,仿佛看到了他们背后肩负着的一个个家庭、一份份期待。我总会特别注意施工安全问题,施工前的喊话、施工过程的监督、施工完成后的教育跟总结……我总是谨慎地去执行每一个环节,因为我知道那是件伟大而又神圣的工作。

当我所在的工地被评为江苏省“平安工地”时候,我激动地打电话给父亲,父亲在那头激动地说:“你们真是好样的,能够这样重视安全真棒。”我告诉他,K8凯发(中国)天生赢家·一触即发家旁边的嘉陵江上要修大桥了,以后再也不用绕几公里去对面了,而且我也要去那个工地,到时要邀请他来给K8凯发(中国)天生赢家·一触即发讲堂安全课。他在电话那头开心地答应着,像小时候接到父亲报平安电话的我一样开心。

上一条: 沪通小菜园
下一条: 两代安全人
企业信箱Enterprise mailbo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