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5点,天刚蒙蒙亮,冯洋就早早去了现场,今天是他的网格责任区要进行吊梁施工。
钢桁梁吊梁施工在三色管理中被划分为红色风险工点作业,在前一天下午发布的《安全生产网格管理三色日控表》中,已明确指定当天的跟班领导为项目副经理郑宗昊,安全管理部部长冯洋为网格长,其他三人为网格员。
施工前,班组长结合三色日控表内容分析当日作业风险,有针对性对作业人员开展通俗易懂的班前安全讲话,而冯洋作为网格长,要监督其他网格人员履职情况,填写巡查记录表,协调解决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在风险工序作业中值班盯控,填写当日施工存在的问题及整改要求,并提出管理建议,直到跟作业人员一起下班。
昌九高铁项目采用公铁合建的方式进行建设,全长9.2435公里,跨赣江中支采用公铁合建的方式,大桥下层中间通行双线高速铁路,两侧通行4车道城市主干道,上层通行双向8车道城市快速路。项目施工点多面广、工序复杂,同时又涉及大型吊装作业、高空作业、水上作业等,安全管控难度大。
为将如此庞杂的是现场管控好,项目团队决定采用“安全三色管理”模式,将全线分成了20多个网格点,又根据各网格点的施工计划按红、黄、白三色划分为不同风险等级,红色代表关键工序,危险性较大或超危工程,黄色代表较大安全隐患或需要全过程带班作业的工序,白色为其他一般风险作业,直观、高效地将安全生产计划传达到班组,并落实管控层级上下贯通、逐级介入强化管控的精细化管理过程,实现工程进度和安全质量的双重保障。
网格变动并不频繁,对应的网格员也不会经常调动,主要是根据作业量和工序的重要等级来调整,比如有的作业面减少,工人作业量降低且风险较低,就可以与其他相邻的网格合并管理,避免人员投入上的浪费,但是风险等级是每日动态更新的,可能前一天是白色,第二天增加了某个工序,就变成红色了。
手持重点检查清单和网格化责任清单直达工点,通过“安全质量网络服务”小程序进行履职打卡,而且必须完成现场拍照上传和隐患情况反馈,才能将当天的工作任务闭环,这样一来,不仅强化了履职人员的责任意识,还进一步提升了安全生产管理的效能与精度。
每天下午,生产管理部的刘策会负责收集、汇总各作业工区的《安全生产网格管理三色日控表》,他还要结合项目关键工序风险等级清单,按照各工点的施工工序和内容进行红、黄、白风险识别和分类,然后指定网格人员和对应的跟班/带班领导,最后将日控表上传至网格安全管理系统中,待监理审批同意后,再发放至网格和班组进行施工准备。目前,三色日控表已成为项目每日施工生产的重要安全指数参考,也是昌九高铁项目穿透式网格化管理的“晴雨表”。
作为施工计划的“总调度”,刘策自己也是网格区域中的一员,日常要参与到现场管理中,进行责任区域的隐患排查和整改,当风险等级升高,他必须蹲守在现场,跟作业人员共进退,所以他比任何人更懂什么是“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
在教育培训方面,项目也充分利用了“三色管理”模式。项目日常组织各部门联合开展网格化区域风险识别,尤其是塔吊安装及拆除、挂篮走行、混凝土浇筑等危险性较大的工序施工前夕,以鲜明、直观的颜色动态更新提醒设备物资等相关部门提前组织培训,对表格中红色、黄色工序的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程序检查,确保方案、交底、人员相统一,形成全员参与、共同维护安全生产的良好氛围。
2024年9月,昌九高铁项目顺利通过穿透式管理示范点的验收工作,三色管理模式为这条国铁干线添上了一道绚烂的“彩虹”。(颜莉莉 张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