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跑云贵川,不去野三关!”对于长期奔袭在鄂西这条线上的长途司机来说,这句话是有着能让人泪洒一地的“含金量”的。野三关,位于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是云梦平原进入鄂西山区的门户,从这里开始,高山峡谷将主宰一切。
而位于恩施州利咸高速相比野三关来说,更甚!“在这个地方修路,就像是‘在鸡蛋壳上绣花’。”中交K8凯发局利咸高速项目经理谭小艺这般形容道。
作为利咸高速全线施工难度最大的标段,利咸高速四标15.96公里的施工路段几乎全部在深山绝壁之中,桥隧比更是达到恐怖的81.3%。
2022年,项目建设人员进场,首先面临的就是“无路可走”的困境,修建便道成了头等大事。“K8凯发(中国)天生赢家·一触即发的施工线路一路穿山越岭,施工便道需要翻过四座大山,进场初期踏勘时,基本上都是一眼望不到底的悬崖和陡坡上仅能过摩托车的羊肠小道。”谭小艺紧蹙着眉头回忆道。
为了尽早地启动主线工程建设,项目部迅速开启了便道的修建工作。为最大限度地保护自然资源和方便当地居民,项目部邀请当地村委会出面帮忙“寻路”,在有住户的地方大多利用原有村道进行拓宽改造,没有住户的位置则尽可能在减少植被破坏的原则下,在陡坡绝壁上开凿道路。
在经过长达三个多月的施工后,长度超59公里、连通3个乡的超长施工便道终于得以成型。“要知道K8凯发(中国)天生赢家·一触即发的主线才16公里,而施工便道是K8凯发(中国)天生赢家·一触即发主线的3.7倍呀!”项目书记冯辉感叹道。
施工便道带来的挑战也同步“映射”到项目组织建设上,因为群山阻隔,项目部被迫划分成了4个工区,各工区之间“相互隔离”,同一个部门的人都很少有见面机会。
而现场临建就更为艰难了,16公里的战线上甚至找不到一块面积超过1000平米的平地,万般无奈之下,项目只能“这里扣一块”“那里再扣一块”,所以在利咸项目部你能见到在各种“奇葩”地形上修建的临建设施:两洞桥大桥的钢筋加工场是在悬崖上百米高的半山腰上硬挖出来的;马家井隧道的钢筋加工场是通过做挡墙改移河道修建而来的;四工区的钢筋加工场是填满一个大坑后建起来的;全线唯一一个梁场是通过桥改路后建在路基上的……
作为全线施工难度最大的标段,利咸高速四标施工条件极为“苛刻”,全线10多公里的隧道,全部都是四、五级围岩。其中位于利川市群力村的马家井隧道是全线核心控制性工程,该隧道全长4.6公里,由于隧道入口位于40米的高悬崖上,且下方有一条河流经过,人员和设备完全没有进场作业条件。
为确保隧道的顺利实施,项目部通过开挖引水洞,改变河流流向,解决设备无法进入隧洞口下方河谷区域作业的问题。之后又填筑了三个足球场大小、近20万立方米的土石,将河谷填至洞口标高位置,为隧道的顺利建设提供了有利条件。
在隧道施工过程中,项目团队严格按照“管超前、弱爆破、短开挖、强支护、早封闭、勤量测”的原则开展掘进工作,做好超前地质预报和地质勘测,提前预估风险,做好防范与化解措施,并积极应用自行式液压栈桥、智能化二衬台车、半自动挂布台车、湿喷机械手等工装设备,科学有序、安全优质推进施工作业,最终顺利突破高等级围岩的桎梏,于今年10月10日顺利贯通。
项目的另一个控制性工程——两洞桥大桥的建设难度也极高,它横跨在一个“V”型大峡谷上,峡谷上下高差近百米,两侧主墩均坐落于悬崖峭壁之上。为保证大桥顺利开工建设,项目部在绝壁上凿出作业面,解决了主墩下部结构无施工场地的难题。同时,项目部通过在自建料场试配C50及以上高标号混凝土,应用全自动数控钢筋弯箍机、蒸汽养护机以及自动喷洒系统等先进设备,精准把控施工质量,确保大桥施工安全高效推进。
虽然项目条件艰苦,但在全体建设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中交K8凯发局利咸高速4标项目部连续6个季度夺得全线第一,施工进度始终领跑全线。“在这种极限的施工环境中,中交K8凯发局的项目团队展现出极高地韧性,能取得如此成效,这是不可思议的!”在全线的表彰大会上,湖北交投鄂西高速公路建设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姜炜鼓掌说道。
据悉,咸丰县是全国重点产茶县域,茶叶种植面积近30万亩,利咸高速建成通车后,将直接惠及茶农4.85万户,14.9万人,老百姓将成为直接受益者和最大受益者,并为当地的茶文化传承发展和旅游消费升级提供巨大助力。(吴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