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现场是生产施工的作业场所,也是施工事故频发地,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改、新、扩建项目逐渐增多,安全管理工作量也逐步加大。当前部分企业在施工过程中对安全管理工作不能与经济建设同步发展,安全管理水平与企业实际规模和生产任务不相符合,使得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受到威胁,工程项目质量和进度无法保障。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多数是在露天高空环境下作业,多工程立体交叉作业多,现场情况复杂多变,做好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的难度比较大,相应的特征性也是比较明显的。
一、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特点
第一,建筑工程作业环境条件差,施工条件易受自然气候条件、施工周边环境的影响,工程建设的周期一般比较长,许多建筑工程项目的建设周期都在数月甚至数年以上,而且工程实施过程中工序较多,许多工序环环相扣,一旦某个环节出现问题,就会严重影响到实际施工实施,严重的会造成巨大的经济社会损失,因此要在一定的范围内进行适当的控制,以此来实现提升整体应用效果,建立规范化的现代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对策。
第二,建筑工程中涉及到土建、结构、给排水、暖通、电气等许多专业的交叉作业,工种比较多,部分工种在地下、高空、起重或爆破等高危环境下作业,容易造成事故。尤其是一线施工人员缺少自我防护的安全意识,由于大多数都是农民工,自我保护意识较差,安全意识较薄弱,违章作业较多形成问题的主要原因及解决方式:培训不到位,教育培训流于形式,培训效果不显著,需改善培训方式,加强培训力度,因为受培训教育人群大多都是农民工,培训内容要达到易接受易理解的目的,减少长篇大论直奔主题根据施工现场的施工特点,简单讲述现场所需注意的的各种危险源与安全操作规程。
第三,大部分建筑工人随着建筑项目进行流动,经常是项目上马,施工人员大量聚集、项目完工,人员转移进入下一工地,安全管理难度大。在施工现场由于施工现场人员的安全意识不达标,导致在进行配电时不经过专业电工进行操作,私自从二级配电箱进行私拉乱接,并且出现一闸多机现象,甚至私自打开一级配电箱进行违规配电。安全检查管控不到位,安全检查是发现隐患消除隐患防止事故的发生,但是仅仅依靠现场安全管理员进行管控是很难管理好施工现场,还需要各技术员及现场管理员的配合,达到全面覆盖统一管理,而不是安全员走到哪个区域便哪个区域进行整改。
二、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应用提升对策
从提升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和应用的角度出发,做好相应的控制和管理工作,可以在一定的范围内进行适当的利用和控制,不断提升施工质量的同时,做到安全高效。
首先,要加大安全投入,要预防发生事故,必须持续有效进行安全措施费的投入。制定安全措施费投入的费用计划,对临时设施、环境保护、文明施工以及安全防护等的投入,要做到专款专用,并在施工过程中随时进行检查,以保证安全生产费用的足额到位。安全事故无小事,要在实际中做好相应的控制工作,尤其是在多元化的现代现场施工中,要做好相应的费用投入,对各种类型的安全施工设备进行必要的投入,从源头上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以此来确保现场施工安全。
其次,要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实践发展已经证明,在新的形势下,由于多种因素的存在,要建立相应的安全施工管理制度,完善的制度是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保障。所以,要想做好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必须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使企业从总经理到工程的项目经理,从工地工长到班组长,从现场安全检查人员到一线施工人员,都要明确相应的责任,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签订施工安全现场管理责任书,从制度上约束各层的安全生产行为,并且做好安全生产过程中的跟踪和检查,对于违反规章制度的组织和个人,要按照其安全生产的要求,追究其应当承担的相应责任。(邢小福)